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錨定工業場景 以創新加速數實融合
作者:【未知】
2023-03-20 20:48:35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瀏覽量:
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錨定工業場景 以創新加速數實融合
中國工業報記者 郭宇
近日,由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施耐德電氣聯合主辦的第三季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在上海迎來了結營儀式。
本次活動匯聚了3年來的重要成果:5家加速營與4家成長營企業圍繞工業場景,現場展示了聯創方案和持續迭代的聯創成果;同時,綠色智能制造技術融合創新專家委員會重磅發布《綠色智能制造技術融合創新報告》,基于對技術融合創新深入扎實的研究,為工業創新發展路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參考。
三年來,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吸引了350多家專注高新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報名,近40家企業進入到聯創方案階段,覆蓋20個工業場景,從0到1,從1到小規模復制,再到全面市場化,共促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速工業數字化轉型。最終,上海洪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協同創新智慧水務有限公司、摩爾元數(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榮獲總決賽金獎、銀獎和銅獎。
現場為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三季總決賽金獎企業頒獎
創新要把商業價值體現出來
作為工業領域創業孵化、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平臺之一,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矚目。這個平臺以開放的態度歡迎有夢想的中小企業加入,共同將技術成果轉化成最終的商業價值。在全球工業數字化轉型深入的今天,企業內部和外部都需要消除數據孤島,打通“數據煙囪”,通過數據融合創新,積極參與到全價值鏈中,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我們期待以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為平臺,通過聯合生態圈伙伴,融合創新技術,為制造企業提供一系列可落地、可復用的聯創解決方案,同時孵化出一批中小企業生態伙伴,讓創新技術激發出工業場景生產力與效率的更大潛力?!?
總結第三季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的成果,龐邢健表示:“任何創新,最終一定要把商業價值體現出來,不管是對施耐德電氣,還是對我們的合作伙伴,只有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落地和轉化,這對企業來講非常重要,也是對創贏計劃的一個更高要求?!?
基于將創新落地成商業價值的目標,加速營、成長營、技術融合創新專家委員會,成為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的三大支柱,從體系層面保障著對中小企業的賦能,助力入營企業的加速、成長之路更加通暢。
找場景中的痛點 到場景中創新
在三年的創新平臺搭建過程中,施耐德電氣從加速突破工業場景中的關鍵痛點入手,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用武之地。此次,榮獲總決賽金獎的上海洪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陶青表示,有了施耐德電氣專家團的技術和行業場景指導,打造聯創方案比原來的單打獨斗快了很多。在創新過程中,做一個原型(從0到1)現在看起來還是相對簡單的,更難的是(從1到10,從10到N)規?;膹椭?,這是更大的挑戰。
談到此次與施耐德電氣合作的項目,陶青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從一家主營做光伏產業的企業跨界到水泥產業。雖然行業和行業之間的場景是完全不同的,但作為一家數據企業,使用數據科學理論基礎和理論知識來支撐,找到場景當中所對應的痛點是什么,最終形成了一系列能夠對于某一個具像場景產品化的方法論體系,并且能夠快速判斷一個場景是否能用現有的一些技術能力解決痛點。
上海輝度智能系統有限公司CEO許躍華也表示,施耐德電氣是一家比較包容的工業領軍企業,把我們帶入了對我們而言一個全新的市場。作為成長營的一員,現在核心工作是如何持續迭代聯創方案,產生商業價值,找到更多的客戶,并幫客戶解決問題。在2023年,希望能夠實現從10到N的規?;瘡椭?。
長期主義打造新戰略
談到創贏計劃未來的發展,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聯盟&創新投資中國區負責人李瑞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表示,第三季專門成立了綠色智能制造技術融合創新專家委員會,就是希望能提供長期的支持,同時我們也收集了前三季的聯創成果,積累成知識圖譜,這些知識不會因為第三季結束而流失。通過專家團隊以及知識圖譜的積累能為后續的創新做出更多貢獻。
面向未來,施耐德電氣希望更深刻了解客戶的需求,同時通過創新生態圈,把各個領域的技術融合做得更好,這樣才有可能幫助客戶發現以及解決痛點,從而保持創新的優勢與能力,這也是創贏計劃舉辦的初衷與最終目的。
長期主義是一個持續的努力,而且創贏計劃更是施耐德電氣創新的一個旗艦項目。這種開放的創新已經融入到施耐德電氣的企業DNA中。龐邢健表示,我們通過員工集思廣益,包括合作伙伴的實際需求,還能夠找到更多的創新機會,所以施耐德電氣中國乃至全球都發起了內部創新點子征集的活動。所以通過內部的創新,再加上第四季不斷的升華,我相信創贏計劃將能夠取得更多的成績。